董明珠的23亿从哪来?格力未来往何处去?
你可以点蓝字关注我
23亿投资银隆刷屏后,4月8日董明珠在公开场合仅回应说是“举债投资”,投资金额和借贷方式则守口如瓶。
短短4个月,董明珠持股银隆从7.46%上升到17.46%,坐上银隆第二大股东。按照2016年12月首次注资时的134亿估值计算,不考虑分红和送转,董明珠取得银隆17.46%股权需要支付23.4亿元交易对价。
其中1.9亿计入银隆注册资本,就是工商登记信息显示的11亿元注册资本。另外21.5亿元计入资本公积金,属于全体股东权益。
01
这份3月31日核准的工商注册信息隐含了一个重要信息,珠海银隆已经完成股份制改造,从2016年12月格力公告时的有限责任公司变为“股份有限公司”,这是企业上市的前提条件。
来自投资圈的消息称,银隆已经在酝酿上市。2016年格力并购时,银隆承诺2017年净利润10亿,参照国内新能源概念股25倍到30倍PE,一旦银隆上市,市值将从130亿直接翻倍,冲击300亿。
这意味着董明珠持有的17.46%银隆股权价值43亿到50亿,而她在格力的0.74%股权目前市值14亿。一旦银隆上市,区区23亿借款完全不是问题。
为什么"视格力如生命”的董明珠,在董事长任期还有最后一年时,急于把“全部身家”押到银隆身上?
不了解格力的人会说,董明珠在为2018年铺路。
可实际情况是,董明珠可以没有格力,格力却不能没有董明珠。目前的状态下,珠海没人能动,也没人敢动大姐。
当年朱江洪慧眼识珠发掘了董明珠,把大姐从普通销售一路提拔到总经理。2012年老朱退休,大姐在股东大会上PK掉国资委指定的接班人,顺利坐上董事长。
如今格力到了大姐手中,却成了无人可替的局面。
珠海市国资委与董明珠关系微妙尽人皆知,虽然国资委2016年就为格力集团指派了新董事长,但要接上市公司的班几乎不可能。
格力人才济济,主管技术的副总裁黄辉、主管财务的望靖东、主管销售的刘俊都是独当一面之材,不过都没有机会掌控全局。刘俊一度被传为大姐接班人,但2016年接管销售后,原有的采购权就被大姐收回亲自掌管。
朱江洪在回忆录中不愿把自己称作格力创始人,他把格力的成功归结为时代的机遇和集体智慧的结晶。
董明珠却把自己和格力牢牢捆绑在一起,董明珠个人品牌已经等于,甚至大于格力。
02
董明珠是否真的拿出了23.4亿?按照公司法,钱不到位股权比例不能发生变更。3月30日银隆前股东众业达公告称,收到珠海拓金支付1.17亿元全款后,转让了银隆0.87%股权。
是否存在送干股的可能?股权高度分散的珠海银隆有23位股东,很难想象董明珠能说服这么多股东放弃应得权益。
我倾向于相信董明珠确实拿出了23.4亿元,坐上银隆第二大股东。
最大的问题来了,这23.4亿从哪来?
这笔巨款已远远超出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董事长的合理收入范围,其中有多少是大姐自有资金,有多少是借贷?利息是多少?
在未质押格力电器股权的情况下,哪家银行都不可能借出这笔巨款。这23个亿是从哪借来?用什么做抵押?加了多大杠杆?
大姐始终不透露投资银隆的具体金额和借贷方式,是否在回避上述问题?
如果大姐退休后个人创业,借款多少、从哪里借是她的私事,即使是高利贷别人也无权过问。
但这笔巨款事关银隆,一个与格力电器有200亿关联交易的公司。董明珠是银隆第二大股东,同时又是格力电器董事长,公众不得不问。
董明珠说,近期不会再对银隆增持。砸了23.4亿却不说明资金来源,确实不宜再有新动作。
既然并购不成,董明珠也无意让银隆成为第二个晶弘。合肥晶弘的产权关系至今扑朔迷离,不在上市公司内,却占用上市公司大量资源,在市场、渠道各方面疯狂搭车格力。
2017年,晶弘将逐步切换到格力商标,这是否意味着晶弘即将注入上市公司?如果是这样,将以何种方式进行?背后的受益人是谁?
03
复原董明珠增持银隆的过程,从中可以发现23.4亿资金的部分来源。
2016年12月,董明珠联合万达、京东、中集集团多方共同投资30亿,取得银隆新能源有限公司22.388%股权。由此计算,银隆估值134亿元,与2016年8月格力电器提出收购时的130亿估值基本相符。
王健林说自己出资5个亿,持股3.7%,中集集团下属公司出资2亿元持股1.5%,但董明珠始终未透露出资金额,仅对媒体表示投入了“全部身家”。按持股比例7.46%计算,董明珠需要出资10亿元。
其实这10亿元就是大姐预备持股格力的钱。2016年10月,格力电器低价增发并购银隆被否,殃及员工持股计划,于是大姐把买格力的钱拿来买了银隆。
根据2016年8月格力电器发布的员工持股计划,以15.57元每股的价格定向增发1.5亿股,募集资金23.8亿元。董明珠个人出资9.37亿元持股6015万股,占员工持股计划的40%。
加上之前持有的4428万股,如果增发完成,董明珠将持股格力1亿股,持股比例从0.74%上升到1.3%,从第十大股东跃上第四位。
后来并购被否,第四大股东自然也泡汤了。但这10亿早在大姐的计划中,不管是自有资金还是借款。
2017年2月,格力与银隆签订200亿采购大单,格力电器公告称,董明珠对银隆新能源有限公司的持股比例已经上升到了10%,但并未披露银隆此时的股权结构。
此时大姐对银隆的出资金额上升到了13.4亿,但这一金额仍然没有得到官方确认。
到了2017年3月,珠海市工商的注册信息显示,银隆主体变更为“银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”。
此时银隆已经完成股改,从有限责任公司变为股份有限公司,但公司总股本并未增加。很明显,银隆在为上市做准备。
珠海市工商局3月31日核准的银隆注册信息上,3个月前与大姐持股比例完全相同的北京燕赵汇金悄然消失,而大姐持股比例+7.46%=17.46%,应该是燕赵汇金转让了名下股份。
拿下这最后的7.46%,理论上大姐需要再付出10亿,这就是大姐说的“举债”。
借款10个亿,大姐用什么做抵押?燕赵汇金又是何方神圣?
工商注册信息显示,燕赵汇金成立于2015年9月,2016年4月最后一次注册登记,目前为自然人独资,股东是董瑞訢。这位董瑞訢与董明珠是什么关系?外界不得而知。
另有消息称,燕赵汇金与格力电器二股东河北京海担保关系密切,京海由格力在浙江、湖南、四川等地的十大销售公司控股,是大姐的嫡系御林军。
京海手中的8.9%格力股权目前市值170亿,拿出10亿、20亿“借”给大姐,是件太容易的事情。
04
2005年,格力电器首次在年报中披露高管年薪,时任董事、总经理的董明珠年薪55万元,仅次于董事长朱江洪的60万元。
2007年,董明珠年薪首次突破100万元达到133万元,随后一路看涨。2005年至今董明珠薪酬合计3700万(含税)。
年薪是小意思,分红才是大头。身为格力电器第十大股东,董明珠持有格力4430万股,持股比例0.74%,是格力电器唯一进入前十大股东的高管。
董明珠的理财之道外人不得而知,我们只看到她一路增持格力股票,几乎只买不卖。
深交所网站显示,2014年至今董明珠累计增持格力电器209万股,斥资3670万元。再加上2006年、2007和2009年三次股权激励,董明珠分别以5.07元、3.87元、4.49元的认购价获得150万股、250万股、226万股格力电器股票,总计626万股,斥资2743万元。两项费用相加,总计6413万元。
2012年之前,董明珠持股格力2114.8万股,累计分红2609万。格力电器高分红正是从董明珠担任董事长的2012年开始,2012年翻倍10送10,2013年10送15,2014年10送30,2015年10送15。
即使在营收跌破千亿的2015年,格力电器仍然分红90亿,现金分红率72%。2012年至今,格力四年累计分红255亿,董明珠个人从中获益1.8亿。
格力不仅有只买不卖的大姐,还有精准操作、高抛低吸的股神。
2017年4月5日,格力电器董事、河北盛世欣兴格力总经理徐自发的夫人韩凤兰减持格力股票73万股,涉嫌违规交易。格力2016年报将于4月27日发布,根据上市公司运作规范,年报披露前30日内高管不得买卖公司股票。
徐自发家族在2016年险资举牌前,以26.5元左右价格增持格力电器78.5万股,斥资2072万。4月5日卖出价为31.57元,套现2300万,仅此一笔交易,获利228万。格力不仅是A股印钞机,还是某些人的提款机。
05
银隆价值几何不重要,股东更关心格力的未来。
格力的成功有多方面因素,大规模制造、低成本优势、人口红利、房地产启动、城镇化加速,共同推动了中国家电企业崛起,外资家电淡出。
整个家电行业都受益于大消费行情,为何空调尤其突出?空调是典型的轻资产运作,供应商延期付款,经销商先款后货,以最小的资金占用实现收益最大化。每卖出一套房带动一台冰箱、一台洗衣机,却能带动N台空调,所以专注空调的格力能够超越海尔,体量仅次于美的。
曾经的空调老大春兰多元化失败一蹶不振,格力却凭借专注一路走上千亿,成为空调寡头。规模优势让格力获得了强大的话语权,一家独大掌控上下游,净利率13%独步天下。
董明珠不是技术出身,但她继承了朱江洪对技术偏执狂式的追求,凭借稳定的产品、稳定的经销商政策把格力带上新高峰。天生营销高手的她用各种事件、 59 26686 59 15791 0 0 3156 0 0:00:08 0:00:05 0:00:03 3156话题密集刷屏,强化用户“空调就是格力”的心理认知。
格力也在改变,两年来先清场再涨价然后又喊出不涨价,与苏宁、国美重修旧好,先款后货政策也有所松动,2016年已有经销商先货后款。
战术的勤奋不能掩盖战略的懒惰。
美的和海尔早已布局海外,用国际化引擎驱动增长。美的更是凭借收购库卡快速切入机器人领域,打开新的想象空间。
格力作为空调老大,在海外市场却落后于人。2016年中报显示,格力外销占比24%,2016年美的外销占比为43%,2016年上半年海尔外销为29%。格力外销毛利率21.2%,比内销低23个百分点,显示出格力品牌在海外溢价困难。
美的2016年电商销售230亿,占比已经达到14%,预计2017年将达到20%。而格力从未披露线上业绩,格力电商搞了两年多,进展如何,外界不得而知。
格力空调还停留在开机激活、手机操控上,海尔和美的早已跨过了控制这一关,以单品为核心搭建智能家居,引入第三方共同做大生态圈。
2017年,美的股权激励计划进行到第四期,向1600名员工授予1.3亿股,占总股本2%。青岛海尔的核心员工持股计划也进行到了第二期,总共拿出5.2亿元从二级市场购买4700万股,激励1130名员工,占总股本0.77%。
格力股权激励迟迟无法启动。2016年董明珠给全员加工资1000元,一线员工感激涕零,但对中层作用微乎其微。
在全行业补库存、房地产火爆的大背景下,可以肯定2016年格力年报依然靓丽,净利润150亿傲视群雄。2017年楼市红利持续释放,格力业绩还将继续飘红。
但三年五年后呢?
06
格力最大的隐忧是空调天花板。最近五年,格力电器营收增长率从37.3%、19.9%下滑到16.6%,2015年下跌28.2%,总营收跌破千亿。董明珠自己也承认,格力已经触到了天花板。
一旦房地产退潮,全行业压库存重演,格力还能指望老天爷救场吗?
空调市场并非铁板一块,格力40%市占率达到顶峰也就意味着下坡路的开始。
谷歌申请的空调专利直接取消了室外机和制冷剂,尽管还只是概念,仍然令人遐想无限。空调行业多年来没有技术更新,一旦出现革新性技术,格力就是下一个诺基亚。
那时董明珠还有银隆,格力有什么?
尽管大姐拼命安利格力手机,和雷军打赌、碰瓷华为,也改变不了手机的边缘化。晶弘冰箱在大姐多年来全力站台、各种搭车下,依然挤不进主流。这类野蛮推销越多,对格力品牌的伤害越大。
2017年格力推出了洗衣机和厨电,冰洗有海尔美的,厨电有方太老板,小家电美的已经做到了400亿,格力还有多大机会?
智能装备,格力官方说法从2012年就开始布局,2016年营收31.3亿元(根据下表19.33/61.68%计算得出),约占公司全部营收2%。
大姐一再怼美的“买来的技术不是核心技术”,也没为格力销售加分。2017年与银隆的80亿采购合同只是意向,实际完成额度还未可知。
工业时代的打法,在互联网时代还适用吗?
亚马逊市值两倍于沃尔玛,特斯拉市值首次超越福特,微信、支付宝打败了银行,电商干掉了KA。
无变革,不生存。美的强推T+3,牺牲市场份额换来模式更新,海尔激进变革,以小微创客推动组织重生。而格力仍在延续大规模制造、大规模压货,靠大姐打品牌,靠促销冲业绩的老路。
没有董明珠就没有格力的今天,有了董明珠,格力的明天在哪里?
相关阅读
格力130亿欲收银隆 ▏格力收银隆15项议案被否 ▏董明珠个人入股银隆7% ▏董明珠成银隆第二大股东
【100%原创,转载请联系我】